十年技术深耕细作

为您提供各行业互联网私人定制开发解决方案

免费咨询热线15890197308
新闻资讯
把握先机赢得挑战与世界同步
首页 新闻中心 网络安全

李志刚答马化腾:未来三五年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在哪里?

来源:创世纪 发布时间:2018-10-25浏览:2655次

李志刚答马化腾:未来三五年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在哪里?  接下来的三五年,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在哪里?  就在昨天,2018年10月23日,马化腾在知乎上提了一个问题:“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马化腾在知乎提问截图  这实际是两个问题。恰好,第二个问题正是我感兴趣,已经琢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  简单地说,消费互联网用户是个人(toC),产业互联网用户是商家(toB)。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等都是典型的消费互联网公司。他们面向C端用户提供产品和体验,...

李志刚答马化腾:未来三五年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在哪里?

  接下来的三五年,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在哪里?

  就在昨天,2018年10月23日,马化腾在知乎上提了一个问题:“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马化腾在知乎提问截图

▲马化腾在知乎提问截图

  这实际是两个问题。恰好,第二个问题正是我感兴趣,已经琢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

  简单地说,消费互联网用户是个人(to C),产业互联网用户是商家(to B)。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等都是典型的消费互联网公司。他们面向C端用户提供产品和体验,并借助聚集起来的巨大流量,直接(游戏付费等)或者间接(广告等)地获得收入。

  先抛出一个结论:

  未来三五年依旧是技术产业化的瓶颈期。拿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说,目前落地能力依然偏弱。从实验室取得突破,到转化成大规模改造产业的生产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当中,不仅仅是技术突破的问题,还存在各种市场壁垒——例如政策、用户理念等。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基于现有技术,进行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结合,恰好是中国经济创新的大方向。而这一方向的本质是,用产业互联网提升产业的效率,来改善消费互联网的用户体验。

  并且,随着用户、数据和支付的统一,未来的创业趋势,将是围绕一群有共同属性的用户,不断挖掘他们的需求,进入不同的行业,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零界时代”已经来临。

  无论是PC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过去的二十年基本是消费互联网时代。因为经济上行,巨大的人口红利释放,在大量资本的推动下,几乎所有公司都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获取高速增长。

  但是,人口红利结束之后,消费互联网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各线上行业渗透率已经接近天花板。近几年,阿里巴巴、京东GMV(成交总额)增速开始放 缓。2017年春节,腾讯微信用户月活超10亿,已经覆盖绝大多数人口,可以说除了婴幼儿以及七八十岁老人,腾讯基本把中国人口的流量池给榨干了。

  在流量焦虑下,创业公司不断下探中国市场,直至“十八线”城市、农村乡镇。2016年,我就写过一篇专栏叫做《趋势 | 为什么乡镇是中国商业的终点?》。在下沉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拼多多、快手的崛起。得益于疯狂的GMV增速,拼多多创造了三年两百多亿美元的市值神话。 2015年我第一次见黄峥的时候,就对拼多多下了定义——“反京东的升级版淘宝”。

  不过,拼多多平均月活跃用户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18.67%,116.77%,98.31%,17.73%,17.47%(来源:拼多多财报),呈现明显增速放缓趋势。根据目前月活增速的趋势来看,拼多多在不远的将来,也会达到增长的极限。

  快手在两年前的月活是8000万,截至2018年6月,月活达2.3亿,增长遭遇瓶颈。抖音的崛起(月活2亿)也抢了一部分用户——这恰好说明,消费互联网的流量之争已经是零和游戏。

  抖音是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孵化的。2015年,我曾写了一篇报道叫做《今日头条的想象空间有多大?》,提出一个观点——“推荐是搜索的迭代”。过去三年,今日头条是最生猛的线上流量公司。但是,现在字节跳动除了孵化多个新产品来争夺流量以外,还将战略重心倾斜至海外——一个除去中国还有60亿人口的市场。

  扩张是公司的本能,停滞发展的公司必然死亡。除了孵化新产品、全球化等这些路径以外,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路径的发展:重公司的兴起。

  重公司这个概念,我大约是在三五年前有模糊的想法,在过去几年里越来越清晰了,这两年新经济100人CEO峰会上我都在反复强调。

  重公司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呢?有三点:

  第一,掌控供应链。

  第二,劳动密集型。

  第三,技术驱动。

  美团、自如、盒马等公司都属于重公司。这些公司都有个特点,都是切入交易环节的公司。

  凡是切入到交易环节的公司,面对的是一个双边市场:一头是商家,一头是用户。商家多,用户多;商家少,用户少。反之亦然。

  在有流量红利可享用的时代,大家用补贴等方式收割用户。在流量红利消失之后,留存用户需要将用户体验做好。中国从电商到O2O到新零售,已经将用户体验推向了极致。

  用户体验想要极致,这不仅仅是美团或者盒马自身能解决的,必须让商家共同来解决。而传统的商家往往意味着,管理、运营是非数据化的,供应链环节冗长,对用户体验响应不及时。

  所以,这就有了产业互联网的兴起,有了重公司用技术改造供应链。

  2016年1月8日,新经济100人正式上线的第一天,我们发布了《2016年创业投资趋势预测报告》,三年过去,里面提到的百分之七八十的预测都被验证了,其中谈到如下趋势:

  “可以预见的是,距离交易越近的公司越有价值;越重的公司有更高的竞争壁垒。过去PC互联网相对都是轻模式,像腾讯、百度、阿 里。但未来的移动互联网,重公司的价值越来越高,谁对线下供应链的参与度越深,涉及更多的动态交易,对价格体系的改造越深,使供需双方的关系越高效,谁就 越有话语权。

  现在依靠微信这块流量池,出来了一些新的流量分发形式,例如社区团购。正在百团大战的这些创业公司里,最终胜出的,必然是供应链管理的强者。

  总地来说,人口红利结束,消费互联网这一端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竞争越来越激烈,必然更强调用户体验。但是只是产品功能小打小闹的优化,是没有太 大意义的,必须深入供应链的改造。这就意味着要做产业互联网,那么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是效率。产业互联网改造效率,才能在消费互联网的用户体验竞争 里取胜。

  拿医疗来说,C端用户的痛点是看病难、看病贵。一个普通感冒,可能一百元能治好的,放在三甲医院需要花费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事实上,三甲医院的医生并不喜欢治疗常见病,他们更偏好疑难杂症。

  正常的社会环境是普通的感冒应该通过社区门诊、社区医院治疗,就在家门口三五公里以内。但社区医院的痛点是医生水平差,没有人来看病。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呢?我们报道过的一家公司深泉科技开发辅助诊断系统,通过获取数据将诊断流程标准化,通过技术帮助社区门诊提升精准诊断率。

  从理论上来说,准确率会超过普通的社区诊所医生,比如今天来的这个病人看的什么病,给他开的什么药,后续大概多少钱等等,整个流程全在这个系统里面。水平一般的医生通过操作系统也可以顺利帮助居民治病,真正实现治感冒只需一百元。

  这就解决了C端的痛点,同时它还给社区诊所带来了生意,如果居民看病既能得到精准判断又相对方便,必然会优先选择社区。

  对创业公司来讲,医疗行业的特点是慢,难打交道,基本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医保体系,每个城市你都要攻克。但另外一边,社区诊所的想象空间就大一 些,比如一家社区诊所一年800万元营业额,35%是药品。创业公司如果跟社区诊所建立合作关系,也许这个渠道就成了终端销售渠道,打通了药品渠道,我相 信未来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我们再来看看“民以食为天”的餐饮产业。C端用户的诉求是什么?方便、安全、美味。外卖让吃饭变得更便利,但是没有解决后面两个痛点。很长时间 里,美团只给C端提供吃喝玩乐的产品,属于典型的To C商业模式。2018年,美团从C端进入B端,成立了B2B供应链事业部。在南方一个城市,两个月 就做了上亿元的销售额,这是非常大的生意。另外一家南方的创业公司,给企业食堂供应食材,比如肉类、蔬菜、水果等,一年也有3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

  相比餐馆老板来说,美团的供应链规模化采购的成本更低,如果做好了标准化,对食材的品质控制也更高。

  餐馆老板的痛点不止这个。食材占了35%成本,人工成本占了20%-25%,房租成本12%-15%,营销成本3%-5%。以前餐馆老板日子好过,店里长期雇佣10名员工,从早干到晚。

  事实上,餐馆用人有波峰、波谷的差异,可能上午需要2个人,中午需要12个人,下午需要3个人,晚上又需要10个人。在人工成本上涨的时候,店老板需要精打细算。为餐馆降低人工成本,采取灵活用工的方式,就是创业者的机会,为店老板提供排班系统、招聘等服务。

  而机动灵活的用工策略,最基本的好处就是能够在用餐高峰期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

  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新商业模式,例如二手汽车的C2C模式。这种模式乍一看砍掉了中间所有环节,非常便利。但在发展早期,平 台缺乏对供应链的掌控,导致用户体验并不好。后来逐渐发展成C2B2C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把供应链掌控在自己手里,对车的检测更为严密可靠,消费者买 到事故车的几率大大降低。

  2018年,阿里巴巴再提“新制造”,希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来改造中国传统制造业,将其与互联网对接,实现智能制造。腾讯第三次进行 组织架构调整,发布一封《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公开信。中国最大的两家互联网公司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进军产业互联网。

  今日头条是典型的消费互联网公司,也是典型的轻公司,也会在电商、招聘、教育等领域试水。当然,在这些新的领域里,如果他不做供应链改造,只是单纯地提供信息撮合,那价值不大。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今日头条身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下面要说的:

  在新经济壮大的过程中,诞生了多个公司,你很难把它定义为某某公司。这些看起来四不像的公司,往往被称作新物种。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些新物种,或 者是发展多年、耳熟能详的公司,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态也在不断演化,尤其是业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跨越多个产业的细分领域,这些领域表面来看,互不相 关。

  2018年,因为美团和携程、饿了么的竞争,引起了公司应该多元化、还是专一的广泛争议。美团恰好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案例:从团购起家,后来发 展做电影票分发(猫眼电影)、外卖、酒旅等业务。在每个业务都有相应的小巨头或者领先者,但美团进入之后,能把对方搞得很难受。

  我们将这一类公司定义为无边界公司。

  无边界的定义是,围绕一群有共同属性的用户,不断挖掘他们的需求,进入不同的行业,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为什么在当今中国,会涌现越来越多的无边界公司?

  从外界因素来看,是流量红利的消失,让公司不得不反复挖掘既有用户的价值,沿着它们的需求迁移、跨越各个产业。

  但是,无边界公司在现阶段涌现的根基是,用户、数据、支付的统一。这是一家公司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陌生领域壁垒能够极大降低的核心原因。有现成的用户和数据,团队需要的是花力气研究新领域的特性,而不是彻底另起炉灶,需要琢磨新的流量、新的用户从哪里来。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融合,某种程度来讲,是无边界的一个分支。

  创业者如果不把国家、社会、时代、技术与个人命运相结合,将难以精准把握未来趋势。

  过去三十年,中国诞生了三个比较大的创业浪潮,第一个是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第二个是1998年前后兴起的PC互联网浪潮,第三个是2009年以后兴起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一次和政策相关,两次和技术相关。

  2018年,大家都在焦虑,可能在等待政策的确定性,希望给中国带来更好的改变。不过,更值得期待的是,技术创新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带来的改变。

  尽管未来三年是技术的瓶颈期,可能需要很多创业公司、投资机构探路,这难免有各种焦灼、迷茫的情绪产生。我希望的是,我们新经济100人在未来趋势上的探索、思考、判断,能够陪伴大家一起度过漫漫寒冬,一起迎接一个灿烂的春天。